top of page

丹麥女孩 (The Danish Girl)


丹麥女孩可以說是從去年預告片一出,就成為許多人關注的焦點,不外乎 Eddie Redmayne 挾帶著奧斯卡般的演技,完全把女性的嬌媚與神韻詮釋的十分到位。

我個人把丹麥女孩定義為好雷,雖然電影本身有其瑕疵,但是在演技跟畫面來說,完全沒有缺點,尤其是Eddie Redmayne與 Alicia Vikander 兩位整部電影一半以上的時間眼眶泛紅帶淚的演技,Lily 嫣然回頭一笑的眼神,以及 Alicia滿滿的無奈,更厲害的是,如果仔細觀察,Lily的音調與語氣,會隨著變性的過程逐漸升高, 不愧是以愛的萬物論中「生理性演技」得過獎的男人,從男到女,轉換與來回流動,著實展現演技的功夫。

(對照李奧納多演技好,但太常演有錢的瘋子(大亨小傳、神鬼玩家、華爾街之狼),奧斯卡其實不那麼遺珠)

畫面的唯美,也是這部片另一個被激賞的理由,畫作、服飾、都市,以及大量男女裸體的展現,其中又以兩個橋段最為精彩,一個是Alicia Vikander 的女性裸體的大量展現在女裝 Lily 面前,Lily 是裝扮的女性,而她跟她真正渴求的妻子的生理女體形成對比,另一個橋段是,Eddie 照著鏡子把生殖器夾在雙腿間,表現出對自身身體的不滿,這兩個情節的裸露,既必要又驚艷突出。

(題外話,只要運用兩條黑線,就可以塑造出立體效果)

美中不足的點在於電影最後半小時的節奏,一個半小時就可以演完的自傳,卻多了後面太多沒有轉折的 Lily 丹麥日常,Lily上學、Lily上班、Lily去買菜 (寫這段的時候,腦中一直響起「星期一猴子穿新衣、星期二...」) 總覺得到最後的情緒不夠精煉,哭點不夠濃烈,而被分散在過長的片長裡,淡淡的結束,以一部演員、演技、畫面跟題材都如此恰到好處的電影來說,稍稍有些惜敗。

不過傳記式電影,除非像模仿遊戲那樣的改編,否則都有這種缺點,萬物論的各種開支線似乎問題更大,相較之下,丹麥女孩算是主題一致。

然而,這部意在瞄準奧斯卡,被稱為 Oscar-bait 的電影,似乎在上映之後,並無得到太多外國影評的好感,雖然IMDB的起始分數是6.9分,而且有緩慢上升突破7的趨勢,然而,這部電影似乎原本讓人有更多的期待,影評中常看到批評電影劇本,甚至用膚淺或是過於簡化來形容 Lily 的心路歷程,觀眾似乎更想看到的是一個勇敢自主獨立的 Lily,甚至有些國內評論,Lily 也受到父權的框架影響。

的確,Lily 在電影中的許多言論,似乎不符合我們對於一個主角的期望,她任性、情緒豐沛,她認為身為女性,就不需要繼續工作,她認為女人就應該懷孕,許多方面似乎跟現在對於女性的定義背道而馳,但是請記得,這是傳記式的電影,位於1926年的歐洲,二戰之前,女性權力與意識還未真正抬頭的年代,加上原本書中 Lily的日記就寫到身體內住的靈魂,本身就是個情緒化、任性的女孩。

我認為這種展現式十分合理,也不該被批評的,如果 Lily 認為自己身為女人,而且想變成她認為女人的樣子, 不該被女權的框架,甚至是政治正確的氛圍所侷限,畢竟這是她的自我認識與定義,她並沒有拿女人不需要有工作的想法去限制自己的妻子或其他女性,我心目中的女權發展,是隨著社會的進步,而讓女性不應受性別上的束縛,而有選擇的權力以及更重要的 --「自由」,女權該代表的是社會氛圍,而不是個人,而不是女人就應該是什麼樣子。

(P.S. 與我看預告片認為Einar是在與妻子玩女裝遊戲時,才被開啟Lily的開關的不同,電影中 Lily 透露少年時期,他就有認為自己是女性的念頭,這段呼應到 Eddie 受訪時,表示為了揣摩角色,而與跨性別者相處時,她們都提及自己對於性別的認同,其實出現的很早。)

(P.P.S. 最後電影中 Lily 是因為第二次手術失血過多而死,輸血的技術在十七世紀有出現了,到十九世紀開始有應用於人類身上的例子,隨著 Karl Landsteiner在1901年發現人類ABO血型,並將輸血技術應用在一戰上,到二戰後,又由 Edwin Joseph Cohn分離出血漿,以及其他血液裝填與保存的方法的發明,輸血技術更趨完備。)

Recent Posts
bottom of page